自2009年7月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巨大变化,目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探寻发展新方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性行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是反应金融危机的普遍共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贸易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都与全球治理机制密切相关。鉴此,国经中心拟主办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深度探讨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共同责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集

陈永杰:世界影响中国发展方向,中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世界影响中国发展方向,中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

陈永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以宽广胸怀迎接世界的同时,也以巨大影响回馈世界。日益强盛的中国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一是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二是改变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三是改变世界贸易发展格局,四是改变世界金融发展格局,五是改变世界文化发展,六是改变世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正是经济全球化广泛深入发展的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世界的先进技术、商品、文化、管理、观念、制度不断进入中国,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发展,进一步推开了中国大门,将中国推向世界、融入世界,中国以惊人的快速发展、空前的实力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纵观世界经济史和人类发展史,如果说30多年来有一个最具全球性根本意义和人类历史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件的话,那么,这就是“世界影响中国发展方向,中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一、世界影响中国发展方向的六个方面。

一是全球化推动中国重新认识西方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建交,1976年中国文革结束,1978年党的三中全会确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79年中美建交。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一方面推动中国向世界,主要是对西方世界开放,另一方面推动世界,主要是西方世界向中国进军。这是上世纪80、90年代最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世界性大变化,这个变化延续至今。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商品、技术、资本、企业和人员源源不断涌入中国,中国人纷纷跨出国门走进西方世界。这时,中国人惊讶地发现,西方世界原来是这样!这与当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几乎一样:只要美国国门向中国人打开,中国人就会说,啊,美国原来是这样!正是中国开放与西方进入的双向作用,中国人重新认识了西方,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不仅承认西方的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而且承认西方文化与制度的先进性,逐步以至最终彻底放弃了自己几十年形成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西方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是腐朽、停滞、没落和垂死的,最终要被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所替代。

二是全球化推动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中国走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道路,没有使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反而在十年文革中使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二战后,西方国家不断调整政策、改进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发展活力,主导和引领了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方向,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广泛深入发展。改革的中国打开国门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邓小平当年说,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从此,中国既保留社会主义精髓,又学习资本主义精华;既有一定计划,更有广泛市场;既发展国内市场,更拓展国际市场;既充满热情地“引进来”迎接经济全球化,也满怀激情地“走出去”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改计划经济为商品经济,再改为市场经济,最终确定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彻底放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条道路,给中国带来了空前活力,经济空前发展,国力空前增强。目前,中国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商品和服务已经占95%以上,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

三是全球化推动中国改变所有制结构。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须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只有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才能建立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最主要变化是引进外资。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制定了中外合资、外商投资和中外合作三部法律,从此,外商投资纷纷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活力与动力来源。30多年来,全球资本大量向中国流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流入国。目前已有外资企业30多万家,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累计已达12400多亿美元,外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1/4、工业就业的28%和工业出口交货值的70%。外资在中国的成功经营及对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既推动中国根本改变了对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方式,更推动中国彻底改变了关于国内私人资本的观念、政策和法律。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与国有经济平等发展,于是,亿万个人的创业热情与潜力得以空前激发,国内个体私营资本得以广泛兴起与迅速发展。目前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已经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0%以上、城镇就业的70%以上、社会投资的约50%、技术创新的60%以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活力与动力来源。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经根本改变,当前实际的经济成份结构是,国有经济是主导与骨干,民营经济是主体,外资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所有制上已经彻底告别传统的单一公有制社会主义。

四是全球化推动中国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快速推进和科技成果的全球流动,中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直接引进外资两种方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科技发展路径,快速和大幅度地提高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推动下,西方世界以先进的商品与技术打开和占领了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中国以开放的市场换来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自身科技发展。在消费品领域和制造业领域,以彩电、冰箱等为代表的家电和以机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从进口产品和技术,到引进设备与生产线,到吸引外资进行独资、合资、合作生产,再到自主研发创新,中国在许多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通过建立80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支持了6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通过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等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投入大国、科技人力资源大国和专利申请大国。2010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6980亿元,居世界第三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达252万人年,居世界第一位;受理境内专利申请108.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8.1万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国际专利超过1.2万件,已居世界第四位;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五是全球化推动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民,在睁开双眼看西方世界时,最受影响的不仅是西方先进的技术,更是西方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打开国门,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下,全球商品、主要是西方国家高质量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带来了新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大量人士来到中国大陆并开办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活观念与生话方式;大批中国人涌向西方各国,亲见亲历西方世界现代文明生活。这一切,不仅深深地影响、刺激了中国人,更是大大激发和鼓舞了中国人。中国人开始是学习、模仿、吸收,后来是融合、创新、创造。中国通过大规模生产和服务,彻底改变了商品与服务短缺的状况,迅速解决了人民吃饱、穿暖、有用的问题;通过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和服务水平,正在解决人民吃好、穿好、用好的问题;还通过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近3亿农民得以脱离农村进入城镇,逐步过上城市人生活。3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实际收入都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7%以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长了4倍和3倍,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率达89.3%;全国小学净入学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全国初中、高中和大学毛入学率达到100%、80%和26.5%;2010年全国移动电话户数达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4.3%。中国已经从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六是全球化推动中国全面融入世界。进入21世纪的这十年,正是经济全球化以空前的规模与速度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更深刻、更广泛地对外开放,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发展更加依赖世界,世界发展更加需要中国。这十年,在对外贸易上,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2010年总额达29728亿美元,其中出口为15779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50%和27%;在货物贸易中,外商企业占55%。在投资上,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迅速增长,这十年,中国外商投资总额7300多亿美元,占改革开放30多来总和的60%,为世界吸引外资第二大国;中国对外投资累计已达近3000亿美元,90%以上为近十年的投资。在对外经济合作上,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空前增长,2010年完成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8倍多。在国际能源资源合作上,中国石油和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和60%。在国际区域合作上,目前已累计建立了163个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订129个双边投资协定;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贸区,已签署10个自贸协定,已生效8个。总体看,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60%左右,居世界经济大国的最前列。中国已经全面地和深深地融入了世界。

二、中国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的六个方面

一是中国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19世纪以前的3000多年期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长期保持在30%-40%之间,有时更高达50%以上。19世纪以来的近200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向世界开放、世界进入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空前地解放和激发了蕴藏在亿万人民和广泛社会中的巨大生产力,经济以空前的高速度连续发展了30多年,这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30多年来,中国不仅改变自身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格局。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645亿元,约1482亿美元,在世界位居第10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只有1.8%;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1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的4倍多。2010年中国GDP已达近39.8万亿元,约5.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国民收入约4300美元。201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为9.5%,占世界经济增量的约30%;美国经济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23.6%,占世界经济增量的约9%。近5年来,中国经济增量占世界经济增量的比重一直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发动机和最大贡献者。中国已经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

二是中国改变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1978年,中国虽然已经建成了独立自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中国工业在世界中仍处中下水平,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1978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只占世界的不足1.5%。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大转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世界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中国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制造业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地位已经确立。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增长速度,成为世界制造业产出增量的最大贡献者。目前,在22个制造业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据美国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研究,2009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18.6%,比美国低1.3个百分点,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中国占19.8%,已经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此前,美国保持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已经整整110年。中国已经改变了世界制造业的增长格局。

三是中国改变世界贸易发展格局。30多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进出口带动国内生产,特别通过加工贸易,既刺激了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货物贸易的飞速增长,进出口以远高于全国经济、工业经济的速度长期快速增长。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大量的外商加工贸易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0%以上。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居世界第29位。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为8.8%。其中,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1位,2009年占世界比重9.6%;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为7.9%。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增长34.7%,再创历史新高,2011或2012年,中国可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为世界特别是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民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丰富实用的商品,提高了全球消费水平。世界人民已经知道,如果没有中国的商品,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中国已经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四是中国改变世界金融发展格局。30多年来,通过金融体制的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彻底改变了金融只是担当政府和国有企业出纳角色的状况,中国金融体制自身已经完全改变。中国已经改变了世界金融弱国状况,正在向世界金融大国转变。从银行信贷看,1978年,全国银行贷款余额总额为189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52%;2010年贷款余额总额48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20%,信贷已经深入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细胞。从外汇储备看,1978年为1.67亿美元,2010年已达2.8万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从证券市场看,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沪深两地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与总市值已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两市股票交易额分别位居世界第3位和第5位,两市股票成交金额占全球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的12.8%;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余额在全球国内债券市场位居第五;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已居世界前列,白糖、棉花、豆油、橡胶和部分钢材等商品的交易量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上市银行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股票市值已经位列全球前十大银行之列。中国成功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和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和地区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金融地位和影响大幅度提高。中国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中国份额占比升至6.39%,居世界第三位;加入世界银行治理结构改革高层委员会,成为世界银行治理改革重要推动者。中国正在改变世界金融格局,正在向世界金融大国和金融强国迈进。

五是中国改变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华文化5000多年历史,为世界各国文化传承中所仅有。凭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在5000年历史发展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均居世界最强国地位。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迅速崛起,进入18世纪后,西方文明和西方经济主导世界发展。与此相对应,中国经济落后了,中华文化地位下降了。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中国盛行民族虚无主义,中国人自己也瞧不起中华文化,视中华传统文化为封建糟粕,唯为西方文化是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将社会主义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伴随着不断成功的改革开放和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凭借着迅速提高的大国经济实力,正在以新的形象与姿态展现出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对中华文化的看法。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世界,特别是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华传统文化开始重新影响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更加错综复杂的矛盾、世界经济日益加重的发展困难、全球环境不断显露的巨大危机,人们开始从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与解决办法,这种文化就是“和谐”文化,即“与己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各国和谐、全球和谐”。从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和接受中医,到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再至各国讨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切说明,中华文化正在重新崛起,中国正在改变世界文化发展格局。

六是中国改变世界未来发展方向。18世纪以来的世界,是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二战后至上世纪80年代末,是以美苏为主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主导世界;苏联解体后又是西方主导世界。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决定世界重大事务上的话语权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已经向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转移,与此相伴随,世界由单极向多极转变,世界多极化时代已经到来。经过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西方经济遭受重创,至今尚未完全恢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功应对,经济仍高速发展,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进一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重大经济政治事务上的话语权也明显提升。要求改变不合理的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治理结构,通过提升和扩大新兴经济体在世界银行、IMF和二十国集团(G20)中的股份份额、代表数量和发言权,充分发挥在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和人类环境问题、决定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影响力。这一趋势已经形成,还将快速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世界未来发展方向。

结语:中国作为大国在世界重新崛起,既源于自身的改革开放,又源于经济全球化,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中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从内在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上看还不是真正的经济强国。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几亿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仍属于世界穷人范围,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几十年的差距,中国实现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中国的能源资源总体相对贫乏,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历史空前。中国要成为经济大国,更要成为现代经济的强国、人民富裕的大国,我们还要继续深入改革、扩大开放,还要向全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学习,还要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参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中国崛起得益于全世界支持,中国崛起已经并将继续惠及全世界。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世界!


时间:2011年06月24日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京ICP备0905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