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库峰会综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倡议和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得到海外内的广泛认可,并热切期待今后能更好地办下去。两届智库峰会的召开,为各国智库开展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其作用与影响力跨越了国界,凝聚了全球共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建言献策,为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贡献智慧。
第一届全球智库峰会于2009年7月初在北京召开,当时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面临严重挑战之时,亟需各国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探讨应对危机的智慧办法。全球智库峰会的召开,形成了重要的共识,推动了各国政策协调一致,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1年6月底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球智库峰。在全球经济复苏出现阶段性疲软、各界对世界经济走势比较迷茫的背景下,这次峰会以“全球经济治理:共同责任”为主题,以开放的姿态探寻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在重要的议题上形成共识。巩固并发展了全球民间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的成果。
对于举办这两次全球智库峰会,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第一届峰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前会见了与会外国嘉宾,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峰会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共900多人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其中包括各国政要、前政要、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贸发组织、世界产权组织等国际代表150余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外知名智库代表、专家学者450余人,包括全球500强在内的中外企业家代表200余人,中外媒体代表150余人。
在第二届智库峰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了部分与会外国嘉宾,并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英国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波兰前副总理科德勒克等也发表演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大使、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等国际组织代表到会并发表演讲。来自超过2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知名智库代表、专家学者、各国驻华使节、包括全球500强在内的中外企业家代表等共800余人出席会议。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围绕七个方面的议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对探求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解决之道,形成了重要共识。现将主要观点摘述如下:
一、 应凝聚全球智库,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经济治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了深入讨论,就全球经济治理的共同责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各国应承担起符合自身角色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责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对世界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全球的视野、长远的角度,认真思考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未来发展方向,承担起符合自身角色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责任。需要各国继续发扬在应对危机中形成的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同舟共济的精神,完善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应凝聚全球智慧,共同研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应对所有的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在全球的危机和突发事件中独善其身。凝聚全球智慧,准确地预判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共同研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对策,深入探讨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长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世界各国需要形成共识,共同应对挑战。基辛格博士认为,当前世界形势非常严峻,我们面临很多复杂的挑战。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英镑到美元之间的转换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包含着政治方面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应对挑战,克服经济体系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
联合国应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大使指出,全球经济治理在联合国的工作日程中也是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最近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份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决议,其中着重强调了包容、透明和有效的多边主义。因为任何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确保各方,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言权。尤其是最贫困的国家,应当有更多的发言权。二是必须要有高效的政策协调,提高应对紧急事务的有效性。三是合法性基于广泛和包容这一基础。联合国是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最具全面性和合法性的机构。在代表国际社会全体应对全球性问题时,联合国有着无可比拟的号召力和广泛的授权。当前,联合国已经采取行动,在环境、经济和社会领域加强国际协调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比如说2005年联合国世界峰会确立了部长级会议,并且在经社理事会框架下建立了两年一度的发展论坛,这些新的机制促进了对话,并为有关方之间政策的审评提供了机会。再比如,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也就是里约+20大会的主题之一,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基金方案都以不同的程度参加联合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全球治理是更广泛意义上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它还是推广绿色经济的必要条件,绿色经济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所以我诚挚的邀请大家关心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进程。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这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我也期待并且珍惜大家的反馈。
应该发挥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作用。沙祖康大使还认为,现行国际机制运行的惯性以及其他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经济体没有能够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自2007年以来,全球爆发了粮食、能源、金融危机,使发展中国家对发展资金的需求急剧上升,如果他们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势必落空。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72个中小国家,大多都被排除在全球经济决策之外,G20在制定全球经济政策过程中的包容性大打折扣。
南北差距是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应对危机冲击,导致金融系统崩溃,给全世界和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这说明,如果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缺少恰当的监管,将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尽管现行国际治理机制建设取得了种种进步,但富裕的北方世界和贫困的南方世界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世界上很多不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和贫穷问题,这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巨大挑战。
二、 应深入研究分析导致通胀的原因,共同应对全球通胀挑战
大家认为,通货膨胀不仅仅会影响经济发展,也会导致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形成共同应对通胀的全球策略。
流动性过剩是形成通胀的直接原因,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第二轮冲击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三年来,由于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使世界经济避免了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的大萧条,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但是由于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性通货膨胀,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冲击。如果说2009年国际贸易的大幅度下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一次冲击波,由美元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可能是第二轮的冲击波。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长期趋势,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认为,有四个原因导致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通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用工成本的上涨、不断上涨的地价房价。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策是有效的;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紧缩的宏观政策无效。当前形势下,应对通货膨胀必须考虑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如果只是搬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可能造成过度紧缩。第二个问题,如何把外汇储备所占用的人民币放到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中?第三个问题,一定要考虑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第四个问题,紧缩货币流通量过度会有什么结果?要严防企业资金链断裂,资金链断裂同产品供应链的断裂是连接在一起的。第五点,滞胀不是没有可能。
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变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刘遵义认为,控制中国的通货膨胀,需要利用一系列措施及政策来改变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第一,尽量稳定农产品与房地产市场长期的供需。第二,要防止短期物价上涨引起长期通货膨胀的上升。第三,在不扭曲市场功能的前提下保护低收入户。例如,帮助低收入户应对电价上涨,可以实行阶梯电价补贴。第四,通过提高生产力降低通货膨胀的预期。提高生产力,可以增加工资上涨的空间,而不引起通货膨胀。第五,为老百姓提供可靠的防止通货膨胀的金融工具,例如保值储蓄。最后,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优势,增加进口,同时降低关税,以增加预期的国内供给。
受高通胀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国家。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巴特?范阿克认为,低收入国家最容易受到高通胀的影响。最不发达的国家,可能跟其他的国家一样,很多时候通胀是由于粮食价格上升导致的,核心通胀并不高,而粮食价格又和石油等燃料价格紧密相连。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在最不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三、 应认真总结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教训,全球共同努力建立能源安全与核能安全利用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核电发展前途、促进核电安全发展和加强全球合作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提出了建议。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有五大教训,有四大应对计划。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理事长丰田正和指出,日本政府总结了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五大教训,并向国际能源机构提交了相关报告。第一,要加强对于重大事故的应对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第二,要加强在重大事故发生之后的应急措施;第三,要提高核应急反应能力;第四,要加强核安全基础设施;第五,要建设核安全文化。为了未来核电的安全发展,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实施四个方面的计划。第一,提高安全标准;第二,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第三,加强研发;第四,促进国际合作。
福岛核电事故后,法国改进了相关工作。法国电力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马平川指出,福岛事故发生之后,法国的核设施接受双重框架下的安全评估,分别是欧盟委员会要求的压力测试和法国总理要求的安全审查。审查报告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电站设计标准中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电站是否符合目前的许可审批要求。第二,电站超过设计标准之后的坚固程度。第三,任何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站安全水平的改进。目前,法国已经制订了自己的行动计划,首先,对既有核电站进行测试;其次,实施定期评判;第三,确保后福岛行动计划的安全。今年年底之前法国电力公司将会落实国家层面的资源,确保对19个电厂和安全余量的重新评估。
应加快开发更安全的核电技术。法国VVR 国际公司投资人及高级科技顾问让·路易康庞强调,对于未来的能源需求来说,核行业应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满足能源需求,靠可再生能源是不够的,需要核能。必须要用理性、定量方法证明核电确实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应继续发挥G20的作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南非总统府前部长帕哈德认为,G20应支持那些贫弱、被边缘化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把172个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不具有合法性。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蔡旭认为,G20应成为全球协调人和监督者。目前,G20是一个松散性组织,好处是可以减少官僚主义,但它不能统筹讨论一些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受轮值主席国影响较大,应该设立一个永久性秘书处。
对于如何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会代表认为,应将其纳入G20框架下共同探讨。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出,G20应该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行方案是建立主要货币汇率有协调的国际货币多元化体系。
五、国际产业转移与重构将对全球产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埃森哲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波认为,欧美发达国家重新回归制造业,在岸制造可能变成国际市场产业转移的趋势,这是跨国公司快速响应本土市场需求并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重新布局的考虑。美国铝业公司全球副总裁陈锦亚认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说明,对一国经济来说实业是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在主要发达经济体考虑重回实业时,新兴市场在产业转移和升级中的作用也被众多跨国公司所看重。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能源政策主任斯蒂芬·辛格认为,新兴国家的产业需要低碳转型,但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向其提供技术转让是非常重要的。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钱大群指出,过去十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市场,占总营业额的比例快速上升。中国欧盟商会总经理唐亚东展示了该商会对在华跨国企业所做市场调查的结果,79%的成员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两年中仍会高速增长,71%的成员表示在华投资利润比去年增加很多,但46%的成员感觉中国政府的政策对他们有些偏见。
六、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更加重视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基辛格博士指出,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抑制了全球经济下滑,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刺激政策,整个世界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二是中国对金融稳定的承诺使全球市场免于进一步动荡,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对全球金融体系恢复至关重要。贝格鲁恩研究院高级顾问内森·加德尔斯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做类似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那样的事情,不仅购买了大量的欧洲国债,而且正重新平衡世界经济。印度国际发展中心经济顾问苏曼·贝利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债权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认为,今后十年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是日本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政策将成为全球能源市场预警因素。
英国前副首相约翰·普雷斯科特认为,中国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实用而非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各方面改革非常实事求是,并且避免了泡沫以及泡沫破灭的怪圈。波兰前副总理、波兰转型、一体化与全球化经济研究所创始人格泽高滋·科勒德克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秘诀主要是来自于良好的治理、监管和机制所形成的合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是中国市场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七、智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两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了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各国代表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对解决全球性问题很有启示。实践证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性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为了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为避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起到了关键作用。与两年前相比,现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矛盾各异。一些经济体面临着经济下滑风险、财政风险和主权债务风险等多重挑战,一些经济体面临着比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对全球经济复苏形成了很大隐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继续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承担共同的责任。第二届智库峰会以全球经济治理为主题,意义重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认为,在解决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全球和地区安全、国际热点焦点等问题上,具有政策影响力的各国智库贡献出了宝贵的智慧。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智库应当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提高对决策的参与度,促进政府间对话与交流,实现全球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妥善解决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智库需要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全球智库峰会搭建了一个中国智库与国际智库广泛交流合作的世界级平台,也对推动中国智库国际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辛格博士认为,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为探讨全球性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今天全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如能源安全、核扩散、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这些问题需要共同合作才能找到解决方案。由曾培炎理事长领导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倡议,把世界上主要智库集中起来,定期讨论全球共同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荣誉教授兼主席、印度政府前秘书长司马拉瓦克维什南认为,智库要有历史使命感,要从全球共同利益角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应因循守旧和屈服权威,否则难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既需要决策者的勇气和胆略,也需要凝聚人类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毫无疑问,全球治理需要大智慧,而智库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共同治理框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各国政府都需要智库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智库间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全球共同应对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通过交流思想和分享观点,智库可以克服自身局限性,更好地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全球治理改革需要智库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站在共同利益角度提出对策,使判断决策做到独立性与包容性统一,现实性和前瞻性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全球智库的跨国合作,将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该报告英文版全文发布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网站上,点击进入
时间:2012年02月21日 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